在高效液相色谱(HPLC)与超高效液相色谱(UHPLC)分析中,液相色谱C18预柱守护着昂贵的分析柱,拦截样品中的颗粒物、强保留杂质与基质成分,延长主柱寿命,保障分离效果的稳定性。然而,不当使用不仅无法发挥其保护作用,反而可能引入死体积、增加背压,甚至污染系统。掌握科学、规范的使用方法,是让
液相色谱C18预柱提升色谱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。

一、选型匹配
固定相匹配:
预柱填料必须与分析柱一致(如C18),避免因化学性质差异导致峰形畸变或保留时间漂移。
粒径与孔径匹配:
预柱粒径(如5μm)应≤分析柱粒径,孔径(如120?)相同,确保流动相与样品兼容。
柱规格选择:
内径:通常2.1mm或4.6mm,与分析柱匹配;
长度:10-20mm,过长增加背压,过短保护不足。
二、安装规范
位置选择:
安装于自动进样器与分析柱之间,确保所有样品先经预柱过滤;
若使用柱温箱,预柱应与分析柱同温。
连接方式:
使用零死体积接头或预柱卡套,避免产生额外死体积,影响峰形;
接头拧紧力度适中,防止过紧损坏螺纹或过松导致泄漏。
方向确认:
预柱有明确流向标记(→),必须与流动相方向一致,不可反接。
三、使用前活化
目的:
去除预柱内保存液(通常为有机相),润湿填料,确保良好润湿性。
步骤:
以低流速(如0.2mL/min)用强溶剂(如甲醇或乙腈)冲洗10-15分钟;
再用初始流动相平衡15-30分钟,直至压力稳定、基线平稳。
四、样品处理
样品前处理:
所有样品必须经0.22μm或0.45μm滤膜过滤,去除颗粒物;
复杂基质(如血清、组织提取液)建议进行蛋白沉淀、液液萃取或SPE净化,减少强保留杂质。
进样量控制:
避免超载,通常≤20μL,防止预柱过早饱和。
五、运行监控
压力监测:
定期观察系统背压,若压力异常升高(如上升>15%),提示预柱堵塞。
色谱性能:
若出现峰形拖尾、保留时间漂移或基线波动,可能预柱污染或失效。
更换信号:
压力持续升高,经冲洗无效;
分离效果明显下降,且排除其他原因。